行业资讯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市场

2021-03-10 09:00:31 天星科技

“未来5到10年,人工智能将进入水电等各个行业,成为‘幸福社会’的重要保障。”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主席刘庆峰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的议案中说。

据艾传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人工智能行业核心产业市场将突破15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0亿元。未来,中国有望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场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是大势所趋。

据艾传媒咨询的数据显示,80%的受访企业表示非常重视人工智能,近60%的企业表示未来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流量场景和医疗场景是受访网友最关注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别占45.2%和40.5%。

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人工智能服务的创新依赖于收集海量数据来推动算法升级,数据使用和存储的安全性以及隐私保护将成为未来制约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年,民进党中央指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困境。

民进党中央在提案中指出,面对新技术、新领域,现有法律难以提供充分的依据,而且由于缺乏约束,为开发人工智能而收集的海量数据往往成为各企业的私有财产,缺乏面向用户的保护和维权机制。以智能驾驶技术为例,一些企业推出的智能驾驶服务算法升级需要大量真实的道路信息,涉及大量用户信息的采集、存储和使用。虽然《民法典》从基本法层面加强了对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网络安全法》受制于各自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面对智能驾驶的快速发展,很难从法律法规层面为个人信息提供具体的信息保护。

因此,民进党中央建议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道路交通安全及相关部门法律,出台人工智能专项法律法规,保障个人信息和公共信息安全,明确人工智能企业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采集的信息应经过压缩加密为匿名信息后才能纳入数据产权。防止平台关键垄断,充分保障个人信息和国家信息安全。在技术上主动,参与国际法的制定。我国政府应主动参与数据开放、流通、共享等国际规则的制定,打破不同国家和企业之间的数据壁垒,通过“数据安全岛”的平台建设,推动数据联合建模商业化背景下的算法升级匿名化和去个性化迁移处理,实现“可用和不可用”前提下的数据资源安全共享,使参与者公平分配利益,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人工智能产业与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对于加强产业链的自主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刘庆峰建议,利用基础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和大规模生产等关键产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开放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形成持续迭代优化,增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链的自主控制。

“在未来,人工智能可以变得非常聪明,可以理解每个人的真实需求。相当于有一个永远在你身边,永远最了解你,永远无私地为你服务的助理。”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认为,这一天不会突然到来,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今天可能是智能屏幕,明天可能是可穿戴设备,后天可能是植入大脑的芯片等等。形式有很多种,但大方向发展势不可挡。


电话
产品
资讯
联系